top of page

父母如何為小孩子選擇學什麼?




上次談到不少現在普遍的教育情況,及一些父母的做法。現在讓我們再看看一些家長所關心的問題。據我所接觸的父母,他們大多數的問題是:


– 我們如何為小孩子選擇學什麼?

– 何時(什麼年紀)開始學?

– 學多少才足夠?


當然這些問題没有(也不應該有)絕對的答案,因為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成長步伐。不過,我認為也有些建議可供大家参考的。首先,家長要問的不是學什麼,而是應該知道為什麼要學?當然會有很多不同的原因,例如:


– 小朋友的興趣

– 小朋友的強項,天賦

– 小朋友的弱項,缺乏

– 學校的要求

– 預備面試

– 圓家長的夢

– 一技傍身

– 不想小朋友呆在家中

– 跟其他朋友仔學

– 有學錯,冇放過

– 唔知點解,但好過冇嘢學…等等。


所有的原因都沒有對或錯,只是在當下家長認為最合適的,是很主觀的選擇。所以,我嘗試以主觀的分析去預視將來社會的情況。(純粹估計,讀者可自行判斷)


– 人們面對面的遘通將會越多越少。(溝通能力,表達能力,組織能力)

– 得到知識的方法及渠道多了很多,没有什麼專家了。因為有Google, YouTube, 個個都可以成為”專家”。(學習能力,創造能力,吸收能力)

– 通訊,資料的傳遞會越來越快。(適應能力,轉變能力,集中能力)

– 資訊發達,任何人也可以把東西放上互聯網分享。(分辨能力,分析能力,解難能力)

而我特別也把相關的能力放在括號內。


可能你會發現這些須要的能力一般都不能在學校內學到,有的話也可能只是透過很間接的方式。再𣎴是,就只有在出來工作後才再進修這些生活技能了。當然,以上有些能力不是容易學到,每個人也有不同的限制,及不同的困難。但是,如果這些生活能力是這麼重要的話,是否表示在孩童什至是幼童階段也可慢慢培養呢?我絕對不是指今天我們的教育不足夠,但是在繁重的學術要求環境下,家長們在考慮孩子的課餘學習時,也應當注意這些影響一生的生活能力.

應該如何學習這些能力, 或準確點說是如何培養這些能力? 因為我認為生活能力𣎴是從學習得來的,而應該是與生俱來,經協助而慢慢地發掘並培養出來的。

回想以前讀書的日子,最快吸收的一定不是上堂學習而是課堂外的活動,如球類,電子遊戲,電視節目等。原因很簡單,全因為興趣。這樣,只要有興趣,那管那是天大的困難,也會全力去學。返回學習上,即表示要提升學習興趣了。對幼童來說,提升興趣一㸃也不困難,因對他們來說,週邊大多數的事物都是新奇的,所以任何時間,其實他們也在學習中。不過,重要的是,家長們給了他們一個怎麼樣的環境,预備了怎麼樣的事物給他們。


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Jean Piaget 指出,個體會運用與生俱來的基本行為模式,去瞭解周圍世界的結構,再進行吸納或修改自己的模式,以達到吸收新知識的目的。換言之,幼兒是能夠自我學習的,我們不宜打斷或改變他們的學習歷程。Jean Piaget 曾説: “When you teach a child something, you take away forever his chance of discovering it for himself”.

另一點Jean Piaget 亦指出 “Play is the answer to how anything new comes about”. 可見遊戲對孩童的重要性。而遊戲亦是在孩童階段不可缺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活動。所以為他們選擇學習活動的其中一個要素是。首先,看看有没有遊戲?是什麼樣的遊戲?孩子有興趣嗎?其次,在遊玩過程中,他們能自己操作嗎?適合他們的年紀及能力嗎?遊戲的設計能引導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嗎?這些都是家長須要留意的。當然若時間許可,其實很多遊戲可自行製作,成為合適的教具。

6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